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

2020/8/2 13:20:50      点击:

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2020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,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发布会现场,省防指办常务副主任、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赵孟进就大家关心的问题,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浙江经视记者:当前我省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和防汛救灾物资方面的现状如何?在今年的防汛救灾过程当中,特别是在钱塘江流域防汛1级响应期间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?

赵孟进:谢谢记者的提问。省应急管理厅是2018年12月25日挂牌成立的。成立以来,省应急管理厅对应急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的管理这块工作十分重视。

在应急救援方面,全省现有各类救援力量7万多人,主要分四种类型:一是消防救援队伍;二是专业救援队伍;三是社会救援力量;四是省军区、省武警总队预备役师的官兵和民兵预备役突击力量。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航空救援体系建设。浙江省是全国的试点省份,我们按照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正在布局全省航空的应急救援力量,统筹8架直升飞机来进行常态化的防汛备勤,这个将形成全省半径100公里45分钟的响应圈。

在应急物资管理方面,一是按照防指统筹管理、分级分部门储备物资储备的原则来实现统筹协调,对物资储备提出了标准、明确了要求;二是搭建了物资管理的综合平台,实时掌握物资在哪里,有多少数量,是什么规格,从而可以迅速地进行配送。目前全省已接入到这个平台里的有3700多个储备点,1600余万件物资,总的价值大概是9.24亿;三是落实基层的重要防汛物资配备。去年“利奇马”台风期间,部分地区出现断电、断水、断路、断通讯的极端状况,外面对它信息的掌握不足,对及时进行救援造成了困难。去年复盘后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要求,在灾害多发易发的地区配置了卫星电话、应急发电机和排水泵三大件,目前配置比例完成约85%以上,剩余的要在今年台汛之前全部配置到位。

今年入汛以来,特别是在钱塘江流域的防御中,应急管理厅按照防大汛、抢大险、救大灾的要求,一是统筹协调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备战备勤。协调沿线所在地,建德、桐庐、富阳协调指挥力量进入临战状态;二是提前预置救援力量,根据汛情,提前向新安江沿线预置各类救援力量11032人;三是统筹做好物资调拨,采取调拨省级的储备物资和启动紧急采购的方式,调拨34万余件的物资支援建德、桐庐、富阳等地。我的回答就到这里,谢谢。

天目新闻记者:浙江的数字信息技术较为发达,请问省防指在自然灾害防范防治中如何利用好信息化、数字化手段?

赵孟进: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。正如你所说,浙江省省委、省政府对数字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视,把它作为省域治理能力、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在自然灾害领域方面也是如此。所以今年省政府确定,要打造建设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,并把这个平台作为今年政府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新项目对待,这也是推进我省自然灾害防控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。

根据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今年以来,省防指统筹协调自然资源、水利、建设、气象等单位,围绕“整体智治”要求,聚焦小流域山洪、地质灾害、城市内涝、平原排涝四大领域,突出实战导向,建设数据共享、应用协同、场景可视、精准管控、指挥高效的数字化平台。该平台目前已经上线,在这一次的梅汛工作中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应用。

平台应用从目标上来讲,总体上就是围绕实现“四个精准”。

第一个精准就是风险的识别精准。首先,要知道风险在哪里,是什么样的风险,风险的等级是多少,这就要求做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,构建覆盖主要灾种的专题数据库。在各个部门的支持下,平台目前已经接入了16个涉灾部门的6200多万条的数据;第二是要进行风险的综合研判。通过构建模型,对各类灾害的基础信息和预警预报信息进行分析研判,形成静态和动态的风险“五色图”,用于综合研判;第三是要及时预警。在综合风险研判的基础之上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科学指导相关地区和部门有针对性的做好防御措施。

第二个精准就是实现风险的精准管控。知道风险以后怎么去管控?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风险的闭环管理,在综合分析研判的基础之上,生成重要的风险提示单,指导各地有针对性的落实管控措施,实现风险的闭环;第二是要做到管控能力的动态评估。要建立风险管控的指标体系和管控力指数动态发布机制,综合评价各地风险防控的能力,以此来达到持续推动各地落实防汛防台各项重点工作的目的;第三是人员转移的精准管控。自然灾害防御当中,最重要、最主要的就是坚持“生命至上”,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。所以该平台也是学习借鉴了这次防疫工作中的“健康码”经验,推出了浙江安全码。从今年6月开始,省防指就组织各地对人员转移的基础信息进行排摸,目前已经对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、小流域山洪的高风险区、危旧房的人员以及海上养殖人员这四类人员共计53万余人全部进行赋码。再加上已经进行实名制管理的,比如建设部门管理的建筑工地和农业农村厅管理的海上渔船的200多万从业人员,总计300余万的人员,在今后的防汛防台工作当中,都要纳入到数字化的服务管理机制里面,根据整体的风险等级和状况来实施人员的转移,真正做到“应转尽转、不漏一人”。

第三个精准是实现应急的精准救援。根据灾情和突发事件,平台可以快速匹配需要什么样的专家、需要什么样的队伍、需要什么样的物资装备,从而自动生成应急救援方案,作为指挥部的决策建议,使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。

第四个精准是实现救灾的精准恢复。通过平台,能够实时了解掌握电力、通讯、交通、供水等基础设施的损毁情况,及时进行调度抢修,力争在灾情过去以后两天之内完成环境的清理恢复,三天内恢复电力、通讯、供水,五天内主要道路恢复通车。

总体上来讲,我们这个平台就是想要努力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精准。下一步,我们将不断迭代完善平台,在迎战台风中经受实战的考验,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。同时,我们也将把平台的功能拓展到森林防灭火、地震灾害、气象灾害等领域,更好地在自然灾害防御中起到精密智控的作用。谢谢大家。